2806 字
16 分鐘
📌 我的權衡利弊丨更新內容
2030-11-22
正在播放 藍心羽 - 小宇
Cover image for 📌 我的權衡利弊丨更新內容

#借別人力,走自己路

人想改變,得有意願,一半在天,一半在人,你有這個心,別人才有這個意,只有同頻共振,才能力挽狂瀾。

可惜,現實的情況是,人都只關心自己,說得不好聽點,都只關心自己的利益,你的得失,你的利益,與他人何關,包括生死。人上進,只要想折騰,你就會破財,因為你想解決一些問題,你需要找到能幫助你的人,還不一定能給到想要的幫助,你想要人家給你提供服務,提供幫助,怎麽辦,就是花錢。

別扯那麽多沒用的,花錢省時間,少踩坑,用錢買經驗,但不一定能買來未來,用錢成就別人,用時間毀滅自己。

只有花錢,很多東西,看你現在的自己,是沒法解決目前困境的,向外求助。

常說,借別人勢,趕自己路。實際上,大多數時候,都是借別人勢,堵自己路。

趨利避害,順勢而為。借力打力,更上一層樓。

你只要上進,你就會遇到問題,你就會想方設法的去解決問題,與人接觸,與人溝通,與人交換信息。

人幫人,不得了;人踩人,踩死了。不在別人的局,就不要順便入別人的坑。

好 屁話說完了 正題開始。


圖片

#“沒錢的窮”和“看不清的窮”

我們這些人活著,太習慣於“算賬”了。我們不是有病的活著,就是活著繼續有病。 算一算一頓飯多少錢?一瓶油多少錢?問一問一個月工資多少,能不能撐到月底?

我們焦慮的,是沒錢的窮。這種窮是顯性的,看得見,摸得著,月底余額所剩無幾,卡里一看更是一窮二白,省著省著,人這輩子都省完了。

但最可怕的,其實不是這種窮。 最可怕的,是你沒察覺,自己早已陷入了“看不清的窮”。

什麽是“看不清的窮”?是你根本不知道你在為誰工作,做的事有沒有積累。 是你看著工資到賬了,卻不知道這些錢到底值不值得你付出所有一切,包括健康、時間和尊嚴。

你吃習慣了便宜的油、調料、廉價的熱量,這些麻痹自己的東西,卻從沒想過它們正在逐漸掏空你的身體。

你是不是覺得你很努力,就覺得你最努力了,好好看看想想,實則是在窮忙、窮做、窮消耗。 你覺得自己“還可以”,其實只是你並沒察覺。 你窮的不是錢,而是:看不懂規則,找不到出路,懶得再想,更懶得承認——其實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轉。

“沒錢的窮”讓你餓肚子,“看不清的窮”讓你餓腦子。 前者可以靠出賣時間與體力來解決,但後者,卻是一輩子的陷阱。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窮,還覺得“這就是生活本該有的樣子”。

真正讓你掉坑的,不是沒錢,而是你不自知。當你吃進嘴的、說出口的、幹下去的事,都不再經過思考,你就已經在一種“潛在貧窮”中沉淪。

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只是運氣不好,但其實,你根本沒有系統地整理過,自己的人生這本賬: 你把時間花在哪了? 你用力的方向對不對? 你信任的人,到底有沒有在喂你“毒雞湯”? 你想逃的苦,換個角度,是不是你自己選的?

沒錢,是一種窮;看不清,是一種更深的窮;最慘的,是你又沒錢,又看不清,還覺得一切都“正常”。


圖片

#你以為的救命稻草,其實是奪命連環殺

你以為的救命稻草,其實是奪命連環殺。

活著的人,只要經歷過的,有些事,對於你來說,沒有生活閱歷是不懂的,就算懂了,都是多年以後的事了,這一等,就等了千年,千年對人類是有點誇張了,但在你最好的青春年華,都被這些給消磨殆盡,一點一點的精力被油榨機,慢慢榨幹。

一天就這麽過了,一天的一天,感覺也沒什麽新鮮,掉泥潭里的人,感覺怎麽都爬不出來,從來沒有感覺到這麽無力過,爬出來都要好幾年,你的這些困難,對於有的人來說,就十幾分鐘,就一個電話,就說一句話的事。

而對於你來說,就像捅了天大的簍子,叫天天不應,叫地地不靈;而對他們來說就是個是小插曲,不痛不癢。

底層人的生活與選擇大差不差,畢業了,沒錢,怎麽辦,找工作。出問題了之後,又是這麽一個輪回,有的人真是重覆到死,能明白的,早就明白了,不明白的,就只能等死,被系統慢慢磨滅。

以前掉進泥潭了,沒錢了,就拼命抓住找工作這根救命稻草,以為上岸了,就解脫了,就得救了,這樣的想法,一次一次的輪回。經過多年之後,才明白,只不過是一個泥潭跳進另外一個泥潭,問題並沒得到解決,你也並沒上岸。

直到出問題,丟工作,放棄了這根救命稻草,身陷囹圄之後,才懂,找工作根本就不是什麽救命稻草,而是奪命連環殺,一點一點的把你挫骨揚灰,一生為奴。

有些事,真得跳進去,然後得跳出來,才看得透,要有“舍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”的這種狠勁,不然能如何呢?因為不會遊泳的鴨子,站在岸上,一輩子也想不明白水是怎麽回事。


圖片

#世事多是不完美的,感情多是不幸的

世人總是把美好的一面展示給別人,不好的一面深深的藏在心底,不會外露半分,疼,忍著,藏著掩著。

世事多是不完美的,感情或愛戀多是不幸的。

這些愛戀感情里的事,只要雙方不碰原則底線的事,能讓則讓,能看不見就看不見,要學會遺忘,做得不對,就當面提醒,不要事後諸葛亮。

愛戀這種事,到底是上帝給人的毒藥,還是戲謔男男女女的玩物,讓大家趨之若鶩,愛而不得,死而又喪。

幾年以前,總是對這種沒經歷過的,覺得格外美好,走進去後,全是雞零狗碎,蠅營狗茍。

疼的得疼死,氣的得氣死。沒幾個幸福的,都是死去活來,都是炮火連天,一天兩天,一年兩年,晃就過去了,十年消失不見,人老了,感情消失了,感情就死了。


飄夢曰:

痛了半天才發現自己連女孩子的手都沒牽過。


#🔧 更新內容 (2025/09/07)

  • 美化導覽:導覽列改成毛玻璃貼頂樣式,只保留下緣圓角;子選單同步毛玻璃,hover 高亮與子選單容器邊界貼齊;行動選單亦保持一致視覺語言。
  • 音樂文章圖標:文章列表卡片在封面右上角顯示音樂徽章(自動偵測 Frontmatter audio),加入輕微脈衝動效並尊重使用者的「減少動作」偏好。
  • 友鏈介面:新增「友鏈」頁,卡片化呈現友站資訊(頭像、名稱、簡述、外連),支援明暗主題與兩欄響應式。

#💻 代碼實現

#美化導覽

  • 結構:在導覽容器上加上貼頂與毛玻璃類別(sticky top-0 + .nav-glass),僅保留下緣圓角(rounded-b-2xl)。
  • 視覺:backdrop-filter: blur(12px) saturate(1.15) + 半透明背景 + 細邊界;移除上邊框避免頂部細縫。子選單外層改用毛玻璃,項目 first/last 才有圓角,確保 hover 高亮與容器貼齊。
  • 行動選單:浮層套同一組毛玻璃與圓角,整體風格一致。
src/components/Navbar.astro
<div id="navbar" class="z-50 onload-animation sticky top-0">
<div class:list={[
className,
"!overflow-visible max-w-[var(--page-width)] h-[4.5rem] mx-auto flex items-center justify-between px-4 nav-glass rounded-b-2xl"]}>
src/components/Navbar.astro
.nav-glass {
background: color-mix(in oklab, var(--card-bg) 72%, transparent);
backdrop-filter: blur(12px) saturate(1.15);
-webkit-backdrop-filter: blur(12px) saturate(1.15);
border: 1px solid var(--line-divider);
border-top: 0; /* 貼頂時移除上邊框,避免出現縫隙 */
box-shadow: 0 6px 24px rgba(0, 0, 0, 0.08);
}
.nav-submenu {
background: color-mix(in oklab, var(--card-bg) 82%, transparent);
backdrop-filter: blur(16px) saturate(1.1);
-webkit-backdrop-filter: blur(16px) saturate(1.1);
border: 1px solid var(--line-divider);
}
src/components/Navbar.astro
<div class="relative group inline-block after:absolute after:left-0 after:top-full after:h-4 after:w-full after:content-['']">
...
<div class="absolute left-0 top-full mt-4 z-50 hidden group-hover:block group-focus-within:block w-full min-w-full nav-submenu rounded-xl p-0 shadow-xl">
{l.children.map((c) => (
<a href={c.external ? c.url : url(c.url)} target={c.external ? "_blank" : null}
class="block w-full px-3 py-2 text-sm font-bold text-center text-black/75 dark:text-white/75 hover:text-[var(--primary)] hover:bg-white/10 rounded-none first:rounded-t-xl last:rounded-b-xl transition">
{c.name}
</a>
))}
</div>
</div>

#音樂文章圖標

  • 邏輯:在 PostCard 解析文章 Frontmatter 後判斷 audio 是否有值,若有則在封面右上角渲染音樂徽章。
  • 動效:加上輕微脈衝動畫 musicPulse,並以 prefers-reduced-motion 自動關閉,避免過度干擾。
  • 文案:列表的時間顯示改為「閱覽時間 X 分鐘」,降低語意不清。

路徑: src/components/PostCard.astro 行 43–45

src/components/PostCard.astro
const { remarkPluginFrontmatter } = await entry.render();
const hasAudio = Boolean(entry.data?.audio && entry.data.audio.trim() !== "");
src/components/PostCard.astro
{hasAudio && (
<div class="absolute z-30 top-2 right-2 md:top-3 md:right-3 pointer-events-none">
<span class="music-badge inline-flex items-center justify-center w-8 h-8 md:w-9 md:h-9 rounded-full bg-black/60 text-white border border-white/25 backdrop-blur shadow">
<Icon name="fa6-solid:music" class="text-sm" />
</span>
</div>
)}
src/components/PostCard.astro
@keyframes musicPulse {
0%, 100% { transform: scale(1); box-shadow: 0 0 0 0 rgba(255,255,255,0.35); }
50% { transform: scale(1.06); box-shadow: 0 0 0 6px rgba(255,255,255,0.08); }
}
.music-badge {
animation: musicPulse 2.4s ease-in-out infinite;
}
@media (prefers-reduced-motion: reduce) {
.music-badge { animation: none; }
}
src/components/PostCard.astro
<!-- word count and read time -->
<div class="text-sm text-black/30 dark:text-white/30 flex gap-4 transition">
<div>
{remarkPluginFrontmatter.words} {" " + i18n(remarkPluginFrontmatter.words === 1 ? I18nKey.wordCount : I18nKey.wordsCount)}
</div>
<div>|</div>
<div>
閱覽時間 {remarkPluginFrontmatter.minutes} {" " + i18n(remarkPluginFrontmatter.minutes === 1 ? I18nKey.minuteCount : I18nKey.minutesCount)}
</div>
</div>

#友鏈介面

  • 資料:在 friends.ts 定義 title/subtitle/items,每筆包含 avatar/name/description/url
  • 視圖:friends.astro 以兩欄卡片呈現,左側頭像固定,右側名稱+簡述+外連按鈕,支援明暗主題與響應式。
src/pages/friends.astro
<MainGridLayout title={friendsConfig.title || "友鏈"} description={friendsConfig.subtitle || undefined}>
<div class="card-base z-10 px-9 py-6 relative w-full ">
<div class="grid grid-cols-1 sm:grid-cols-2 gap-x-6 gap-y-8 my-4">
{friendItems.map((item) => (
<div class="flex flex-nowrap items-stretch h-28 gap-4 rounded-[var(--radius-large)]">
<div class="w-28 h-28 flex-shrink-0 rounded-lg overflow-hidden bg-zinc-200 dark:bg-zinc-900">
<img src={item.avatar} alt="站点头像" class="w-full h-full object-cover" />
</div>
<div class="grow w-full">
<div class="font-bold transition text-lg text-neutral-900 dark:text-neutral-100 mb-1">{item.name}</div>
{item.description && (
<div class="text-50 text-sm font-medium">{item.description}</div>
)}
</div>
<a href={item.url}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 class="flex btn-regular w-[3.25rem] rounded-lg">
...
</a>
</div>
))}
</div>
</div>
</MainGridLayout>
src/config/friends.ts
export const friendsConfig: FriendsConfig = {
title: "友鏈",
subtitle: "Friends & Partners",
items: [
{
avatar: "/assets/友鏈/ygotoken.jpg",
name: "YGO token",
description: "...",
url: "http://www.ygotoken.com/",
},
{
avatar: "/assets/戰略合作夥伴/leo.webp",
name: "Leo理央",
description: "...",
url: "https://www.leowu.love/",
},
],
};

#🧠 我的構思

  • 導覽要輕且穩:毛玻璃可保留內容背景的連續性,同時透過細邊界與陰影維持層級;貼頂時移除上邊框避免視覺縫隙,交互更乾淨。
  • 音樂提示要「提前可感知」:徽章在進入文章前就可見,避免在公共場合突發聲音;同時照顧可及性設定,動效不干擾閱讀。
  • 友鏈要可掃描、可行動:卡片結構讓資訊一眼讀懂,外連按鈕強化行動性;版面在不同裝置下維持一致的密度與節奏。
💬 參與討論
使用 GitHub 帳號登入參與討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