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福福! / Yanagino
1152 字
6 分鐘
🦂 天蠍筆記本 — Discord跨群信用系統

📖 簡介
它的使命很簡單:
TIP用事實與流程,降低社群被詐騙、騷擾、惡意破壞的風險,並給信用良好的人更多信任。
取名「天蠍」來自天蠍座的經典梗:記性好、記得久。 我們用這份「記性」記錄的是事實與信用,讓社群安全成為一種可量化的資產。
🎯 為什麼每個 Discord 群都需要它?
對群長
- 跨群共享信用檔案,降低壞人換帳號、跨群搞事的機會。
- 標準化的舉報 / 投票 / 入檔流程,「不是針對你,我只是按規則辦事」。
- 即時風險提示(私訊交易觸發提醒),在事故發生前預警。
- 公開透明的信用等級與申訴機制,群規落地更有公信力。
- 加入「Scorpio 聯盟」可與其他安全社群互通資料。
對開發者
- 清晰的功能模組與 API 設計,易於擴展到其他平台(TG / QQ / Matrix)。
- 多租戶架構(Guild Namespace)+ 聯盟層(Federation Layer)。
- 可插拔式風險引擎(根據金額、重犯率自動計分)。
- 事件流(舉報 → 投票 → 判決 → 申訴)可直接對接 Web Panel。
對用戶
- 查詢信用檔案透明化,避免踩坑。
- 被誤列可直接在 Discord 內申訴,不必依賴人情。
- 信用分高的用戶能獲得更多群組信任與交易機會。
🛠 功能清單
1. 查詢功能
/查 @User
返回:
- 信用值(0–100)
- 信用等級(正常 / 需注意 / 高風險)
- 涉及金額總額
- 最近三筆入檔記錄
- 管理員聯絡方式(可申訴)
2. 舉報功能
/舉報 @User
提交:
- 被舉報者 Discord ID
- 事件時間
- 涉及金額
- 事件詳情
- 證據連結(聊天記錄、付款憑證等)
自動生成工單 ID,進入管理員審核。
3. 管理員投票
- 每宗舉報需 至少三名管理員投票
- 投票結果達成門檻(如 2/3 同意)即入檔
- 入檔自動扣信用分並更新記錄
4. 申訴功能
/申訴 工單ID
- 補交反證
- 進入二次投票(更高門檻,如 3/4)
- 成功則回分並標記「誤列」
5. 聯盟與跨群共享
- 群長可選擇共享黑名單給其他群
- 可設定權重(只信任某群的判決 70%)
- 建立安全聯盟,共享信用資料
6. 風險提示
- Bot 監測私訊中出現交易關鍵詞
- 如果雙方之一信用低於門檻 → 發送私訊提醒
🧩 技術實現藍圖
[Discord 用戶指令] ↓[Bot 指令處理層] ↓[資料庫查詢/寫入層] ↓[信用紀錄 DB] <——[管理後台審核系統] ↓[格式化輸出層] ↓回覆查詢 / 更新檔案
模組設計
-
Bot 核心
- Slash Commands:/查、/舉報、/申訴、/投票
- 權限管理:群長、仲裁員、取證員
-
資料庫
users
:用戶ID、信用分、等級、金額、狀態records
:事件ID、用戶ID、類型、扣分、證據、時間appeals
:申訴ID、原事件、原因、證據、結果
-
管理後台(Web UI)
- 工單審核、投票、申訴管理
-
聯盟同步層
- 群組資料隔離(Namespace)
- 聯盟資料權重策略
-
安全與備份
- 資料加密存儲
- 定期備份與版本回滾
🌐 環境需求
Bot 運行環境
- Node.js 18+ 或 Python 3.10+
- Discord API Token
- 資料庫(MySQL / PostgreSQL / MongoDB 均可)
- Redis(用於快取與速率限制)
- 雲端存儲(證據檔案可選用 S3 / MinIO)
管理後台
- 前端框架:Vue / React
- 後端 API:Node.js(Express / Fastify)或 Python(FastAPI / Flask)
- OAuth2 登入(Discord 身份驗證)
- HTTPS + WAF(保護 API)
部署建議
- 雲端 VPS(2C/4G 起步)
- Docker 容器化部署
- 每日自動備份 DB 與檔案
📈 預期成效
-
短期(1–3 個月)
- 群內詐騙率下降
- 管理員仲裁效率提升
-
中期(3–6 個月)
- 聯盟命中率提升(更多跨群案件提前預防)
- 招新時信用檔案可直接過濾高風險用戶
-
長期(6 個月+)
- 形成圈子內的「安全標準」
- 新群長直接導入作為基礎設施
🏷 推廣亮點
群長須知
IMPORTANT「這是你的群防護牆,能自動幫你擋掉壞人,省下仲裁時間,還能與其他優質群共享黑白名單。」
開發者須知
IMPORTANT「這是模組化、可擴展的信用系統,跨群數據共享、事件流審核、API 開放。能讓你的BOT被廣泛使用且熟知。」
用戶須知
IMPORTANT「信用好的用戶將獲得更多信任與機會,如果被誤會,也有透明的申訴機制為你正名。」
參與討論
使用 GitHub 帳號登入參與討論